地 址: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益璟豪庭2號樓
電 話:400-014-7771 0452-5667788
傳 真:0452—6673675
郵 編:161046
空稈原因:1、雄穗對雌穗的抑制。玉米的雄穗是由頂芽發育而成,生長勢強。雄穗分化比雌穗早7~10天;雌穗是由腋芽發育而成,發育較晚,生長勢較弱。當外界條件不適,如營養不足時,雄穗利用頂端優勢將大量的養分吸收到頂端,雌穗因營養不足發育不良而成空稈;
2、營養失調。在雌穗分化階段,如果營養不良,光合面積較小,有機物積累少,雌穗發育不良,空稈率提高。玉米旺長階段,礦質營養供應過多,造成營養生長旺盛,生殖生長減弱,有機質向雌穗上分配的少,從而形成空稈;
3、高溫干旱。喇叭口至抽穗前是玉米需水量**多的時期,如果這個時期干旱缺水,就會影響雄穗正常開花和雌穗花絲的抽出,造成抽雄提前,吐絲延遲,花粉的生活力弱,花絲容易枯萎,不能授粉受精;
4、陰雨天氣過多。玉米抽雄散粉時期,陰雨連綿,光照不足,花粉粒易吸水膨脹而破裂死亡或粘結成團,喪失授粉能力,而雌穗花絲未能及時受精,造成有穗無籽;
5、施肥不合理。肥力越低,密度越大,空稈率越高。單一施肥比配方施肥空稈率高,施用二元肥料比三元肥料空稈率高。
空稈防治對策:1、削弱頂端優勢。生產上采用的去雄技術能有效削弱頂端優勢,減少雄穗對雌穗的抑制,調整養分的合理分配,降低空稈率。當雄穗露尖時,隔行或隔株將雄穗拔出,切忌帶掉功能葉。去雄后,全田只剩一半雄穗。授粉結束后,將剩余的一半雄穗再去掉,以減少養分消耗,提高粒重。
2、合理密植。一般品種每畝留苗2800~4000株,株行距27厘米×70厘米,豎葉緊湊型品種每畝留苗5000株左右,株行距17厘米×80厘米。行距增大,利于通風透光,提高光合能力,增加果穗營養,促進果穗分化,降低空稈率。
3、實行葉齡施肥。當葉齡指數達30%即5葉展開時,普施有機肥,全部追施磷、鉀肥;葉齡指數達30%~35%即5~6葉展開時,追肥數量占氮肥總量的60%;葉齡指數達60%~70%即12~13片葉展開時,追下剩余的40%氮肥。
4、澆抽雄開花水。玉米抽雄前15天對水敏感,此時若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間****持水量的80%,應立即澆水,以促進果穗發育,縮短雄雌花的間隔,利于正常授粉受精,降低空稈率。